NEWS
理论学习
喜迎二十大 | 艺述党史:加速工业化,为改革插上钢铁之翼
2022-11-27 09:48     (点击: )



中国画《顶梁柱》1993

尺寸170cm*185cm

作者:蔡超、蔡群

馆藏:中国美术馆


1.作者简介

蔡超,上海嘉定人。曾任江西省文联副主席,江西省博物馆馆长,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擅长中国画人物创作,兼攻山水、花鸟以及连环画。代表作品有《集思》、《吊装》、《众志成城》,作品《顶梁柱》、《钢筋铁骨》等获全国美展金、银、铜等奖。

蔡群,上海嘉定人,现为南昌画院创作部主任,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几十年的长期艰苦实践,逐步形成独特绘画风格,作品生活气息浓郁,气势宏伟,富于时代感,屡获全国性大奖。代表作品有《求知》、《气壮山河》等。


2.画作背景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同时也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参与国际分工的关键时期。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党中央明确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加速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都促进了国内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工业建设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从农业主导型转向工业主导型的重要基础,是当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3.作品简析

《顶梁柱》是描绘大工业生产的作品,也是反映当代产业工人在改革开放年代拼搏进取的组歌。作品从题材到技法都较传统人物画有所变异和革新:采用浓破淡和淡破浓的手法,用水墨肌理替代了人们衣纹疏密线条组合的处理程式,来加强人物刻画和笔墨技法,造成厚重丰实的艺术质感。

作为作者之一的蔡超介绍:“我认为吃苦耐劳、坚强奋斗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时代精神。画面中的大铁塔水墨淋漓,又感觉非常真实。在创作中,我刻意强调这种力量感和阳刚气,我把它比喻成国家的顶梁柱。”


4.结语

中国画《顶梁柱》以坚实的水墨语言表现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工业建设的场景,喻示了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有了巨大进步,建成了一大批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同时,制造业等发展较快,奠定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基础!



关闭窗口